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

栏目:百科 发表于:2020-6-11 18:59查看: 106611

协议离婚可以让夫妻避免在法庭上大吵大闹的尴尬。但是,协议离婚也是有条件的。本文将为大家解答,精神病人是否可以协议离婚?精神病人应当怎么办理离婚手续?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来了解下一、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通过协议离婚解除婚姻关系。但是,协议离婚是有条件的,精神病人能否协议离婚,需要看其是否符合协议离婚的条件:

下面来了解下(一)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协议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1、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离婚是有夫妻关系的当事人夫妻关系的解除。因此 ,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不具备合法夫妻身份关系的当事人解除非法同居关系,不适用《婚姻法》第 31 条规定。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离婚时应先验明双方的夫妻身份,凡没有《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表明其无合法的婚姻关系而立不能确认其夫妻身份,就不能办理离婚手续。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
2、夫妻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是协议离婚的最重要的条件,其他有关离婚的事宜,包括离婚后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的处理,夫妻可以在自愿离婚的前提下,本着互谅互让、好聚好散的精神,共同协商,妥善解决。
3、双方当事人须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离婚事关婚姻家庭关系的重大变更,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对离婚行为而言,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时,才能进行登记离婚。
4、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协议离婚必须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即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则不能通过行政程序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

下面来了解下(二)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精神病人不能协议离婚

从上述协议离婚的条件来看,协议离婚的夫妻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年满18岁且精神正常的人。《婚姻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对于夫妻一方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应依诉讼程序,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因此,精神病人不能协议离婚,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诉讼离婚。

下面来了解下二、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

精神病人由于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以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在精神病人办理离婚的时候,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调解或直接去法院起诉离婚,在起诉离婚情况下,通常需要到被提出离婚当事人(即被告)所在地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在审理精神病人离婚案件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精神病人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以上就是对“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所作的解答。总之,由于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以是不能协议离婚的,只能通过诉讼离婚。在诉讼离婚中,法院看重的主要是夫妻双方提供的证据,谁掌握的证据多,判决就对谁有利。因此,为了保证离婚时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建议您及时联系律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诉讼实践将带给您最大的帮助。

相关阅读